每一对“过来”的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,当孩子十三四岁时,总是和自己“顶牛”、“对着干”,你指东他往西,你说这样他偏要那样。这种状况大约能持续二三年。这种“顶牛”、“对着干”在一些孩子身上表现的强烈,常常冲起父母的“脾气”或“下不了台”,在另一些孩子则表现得弱一些,但父母一般都能感觉得到这种“闹别扭”的行为。一旦在学习上形成这种不好的表现方式,便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。心理学家把青少年“闹别扭”的时期称为“仇亲期”。 “仇亲”产生的原因是自认为已经成人,强烈要求自作主张,竭力摆脱师长的管束,表现出心理“断乳”愿望,以及强烈的自尊心驱使他们渴望得到师长的尊重,而且思想情感、个人秘密也不愿意轻易向他人吐露,这时如果师长不能正确对待,不仅极易引起“对抗”的升级而仇视师长,而且也会走向另一个极端——心理上的闭锁,拉大师长与交往熟悉人之间的距离。 作为家长应该怎样对孩子“仇亲期”进行正确的心理干预呢? 1、加强与孩子的情感交流 在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应注意以下几点:①注意倾听孩子感兴趣的话题,并适时做出关注反应。②在观点上要求同存异,要充分了解他们的看法。同时要以交换意见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,不要以“权威”的口吻压制、强迫孩子遵从所谓的“主旋律”。③把孩子看作是具有独立思维、独立行动的个体,给予充分的尊重,是“疏导”而不是教训,尊重孩子会使孩子反过来尊重师长。教训只会带来反感和对立。④师长要正视孩子自我意识的增长和认识能力的提高,并不失时机地传授心理健康知识,使他们正确认识自身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心理行为上的幼稚性、依赖性和认识上的片面性。⑤增加孩子在家庭的“参政”、“议政”权,提高孩子的“主人翁”意识,从而促进家庭关系的融洽、协调。 2、注意身教影响 俗话说:“身教重于言教”。青少年思想单纯、接受力和模仿性极强,如果师长出现与教育行为不相符的表现,就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对师长的不信任或仇视,乃至心理健康发育。所以,师长在日常行为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:①要做好榜样。言出即行,从我做起。一般情况下青少年都是根据他人的行为来学习和评价别人的,同时他们也是十分认真和苛刻的。这种“天性”应当引起师长的重视和认真对待。②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。不要对孩子所做的事过分干涉,放手让他独立自主进行。如有些事确实需要干预的事应采取建议、交换看法等方式方法处理,切忌采取强迫、压制的方式。③保留孩子的自由空间,尊重孩子的隐私权。中国的文化传统是“专制”式的,认为孩子是自己所拥有的,师长对孩子有绝对控制权,而常常侵犯他们的自由空间、不尊重他们的隐私。这种做法只会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和“仇亲”心理。④悉心观察和疏导,平静心态和“脾气”。对孩子的心态和行为要作全面细致的观察和分析,耐心和悦的疏导,即便是孩子做错了事,既然错事已经出现发脾气或打骂是于事无补的,所以要平心静气引导和批评,避免做出过分的反应。即使是偶然的过火行为,也容易在孩子的感情上留下长期阴影和裂痕,甚至使孩子进一步做出极端的行为而追悔莫及。 |
|